2010-04-03
地下宮殿,也是位在伊斯坦堡.舊城區,
從字意上看來,
我還以為是某個古時候的宮殿被埋藏在地底下咧!
結果,原來是皇室御用的大型貯水池。
英語:Basilica Cistern → Link from Wikipedia,
土語:Yerebatan Sarnıcı → Link from Wikipedia,
不起眼的入口處就位在大馬路邊旁,
若是沒有遊客駐足,實在很難被發現吧!
據說伊斯坦堡有數座像「地下宮殿」一樣的大型貯水池,
我們參觀的是建造於查士丁尼大帝時期(Justinian,西元527-565),
規模之大,長143公尺、寬65公尺、高9公尺,貯水量高達十萬噸,
水源是引至20公里外的黑海,工程真的很浩大耶!
感覺上好像伊斯坦堡在古代時期水資源很缺乏捏,
還是用水量很大?!
不然,怎麼需要建造這麼多座貯水池來確保正常供水。
沿著樓梯往下走......
除了眾多的遊客外,那石柱林立的景象還蠻令人印象深刻的,
「地下宮殿」是由336根粗大的石柱與磚製的拱頂所支撐著,
而這形狀不一的石柱來源,
則是取自土耳其各地羅馬時期、希臘時期、拜占庭時代的古蹟,
這些古時代的建築特色都是石柱林立,正好提供蓄水池的支柱。
打上燈光的柱林還蠻壯觀的,
昏黃的燈光,不見深處的石柱林,更增添了一股神祕感......
昔日蓄水用的貯水池,
今日除了有悠遊的小魚群,也成了觀光客的許願池......
◎特色石柱01:淚柱
柱身上有樹紋及孔雀眼的紋路,
加上有水從柱身上頭往向下滴流,
視覺上像是眼睛流出淚水而得名。
聽說,這石柱很可能是羅馬帝國時代,
取自伊斯坦堡.倍亞濟區的一處集會廣場。
◎特色石柱02:蛇髮女妖.梅杜莎的倒立頭形石柱:
相傳被梅杜莎(Medusa)的雙眼直視到的話,
人會石化而變成石頭人......
或許當年建造水池的工人對這些希臘神話深信不疑,
所以將古蹟石柱頂端的梅杜莎切割取下頭形的部份,
並且將梅杜莎的頭形改成倒立或側臥,
以「鎮壓」的方式接在其他的石柱的下方,
除了可以鎮魔,也可避免變成石頭人。
◎特色石柱03:蛇髮女妖.梅杜莎的側臥頭形石柱:
這二顆梅杜莎的石頭還是1984年大整修時,
除掉深達2公尺汙泥之後才被發現的。
也還好這兩顆石頭是在深處的角落,
不然,可能很多遊客會被嚇得青筍筍吧!
再沿著通道往外走......
ㄟ~ 在這昏暗的地下宮殿,
竟然還擺設有燭光餐宴可以享用呢!
不過,看來遊客似乎不太不捧場......
出口處更是平凡無奇,少了遊客和標示的話,
怎會知道這地底下有二千年前的古蹟啊!
今天的城市掠影算是行程上最滿載的,
待會吃過中餐後,
還有看起來應該是最悠閒的遊船行程,
我卻搞得ㄏ一累累......一身疲憊丫!(~待續囉~)
留言列表